EN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 2024-05-14

    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医工沙龙临床医生讲座系列第十一期暨第192期青年学术沙龙,于2024年5月8日下午在周亦卿科技大楼二楼会议室如期举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医师楼颂梅博士作"消化内镜的现状及展望"专题报告。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副院长林辉教授主持活动。医工沙龙临床医生系列讲座是在学院延续10年品牌活动青年学术沙龙原有平台基础上,结合学科特色推出的品牌升级活动。这既是学院传承 “要多尝试学科交叉研究”红色基因的一次创新实践,亦是学院落实“实践交叉创新”育人理念,推动“校企医”交叉创新人才培养学科思政建设的亮点特色。此系列沙龙开设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结合的研究课程,整合临床导师育人师资,全方位加强“医工信”一体化协同发展,激励广大师生深入了解临床现状及实际需求,驱动科研创新成果转化。楼颂梅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内镜中心常务副主任,浙江省医学会微创外科分会外科消化内镜学组组长,浙江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外科 ERCP 学组副组长,浙江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超声内镜学组委员。本次沙龙,楼颂梅主任首先从内镜的发明目的开始讲解,详细介绍消化道内镜的结构、发展历史、相关的治疗技术以及当前尚未解决的一些问题。楼主任着重介绍了超声内镜、侧视的十二指肠镜、带气囊辅助的小肠镜、胶囊内镜以及窄带成像、放大内镜和染色技术等在临床诊断上的应用,以及消化道黏膜早期肿瘤的切除,黏膜切除术和胆胰管穿刺引流技术等微创治疗手段。此外,楼主任也指出了当前消化内镜仍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分辨率和放大倍数不足、早期癌症的漏诊、小肠观察的不便以及操作方面的问题,如多臂协同、穿孔和消化道瘘的封闭等等。楼主任特别提到,当前的消化道内镜技术更多依靠医生的操作熟练度,希望未来的内镜技术可以更多使用技术进步来弥补人为操作的不足。在沙龙交流讨论环节,参与活动的师生们结合自己的研究与楼主任就消化道内镜的治疗技术和未来展望等等开展了热烈讨论,能否将消化道子母镜中注水改成注气?能否将泌尿外科的内镜技术引入消化道?如何结合AI技术进行异常病灶识别此外,大家还对内镜胶囊、共聚焦显微镜、超声内镜、高倍数放大内镜等方面展开了深入探讨。针对这些问题,楼主任分享了自己的临床实践经验,也提出了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图:余秋澧文:余秋澧

  • 2024-05-13

    为深入推进党纪学习教育,以案为鉴做到警钟长鸣,2024年5月9日,生仪学院组织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党支部书记、纪检委员及关键岗位师生30余人赴拱墅区公职人员警示教育基地开展“廉洁·守真”党风廉政教育活动。党员们跟随着展厅中的时光隧道,回顾了中国共产党探索推进从严治党的艰辛历程,学习了关于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重大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中央纪委重要会议、重要法规等内容。在“以案为鉴 正风肃纪”展示区,党员们沉浸式感受了通过“声、光、电” 互动式展现的警示教育,观看了由真实案例改编的反腐剧场和廉洁微电影,通过这些鲜活生动的典型案例、触目惊心的警示图片和痛彻心扉的忏悔文字,党员们看到了一名党员干部是如何放松警惕,一步步酿成大错的过程,感受到反腐败形势的严峻性。通过此次警示教育活动,党员们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将以身作则,时刻绷紧严守纪律规矩这根弦,警惕身边的微腐败,以更强的党性意识、更高的政治觉悟和更严的纪律规矩要求自己,持续深化工作作风。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之际,学院党委组织关键岗位师生赴拱墅区公职人员警示教育基地参观学习,通过各类案例生动直观的展示,让我们对党的纪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增强了我们在工作实践中懂法纪、明规矩、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的纪律意识和法治思维。——许迎科 生仪学院党委委员 通过警示教育,我体会到,用完善的制度监督把权力关进笼子里是多么重要!特别是同级纪委制度性监督的及时、到位、不缺失,将极大地束缚住权力的任性,防患于未然。同时,保证领导干部不间断的学习提高是多么重要!经常性、自觉性的学习,不断地以自我精神的升华来提高对物欲的管控,在权力的掌握者思想内筑起自觉的防患篱笆,可以在关键的时刻起到关键的作用。——潘敏 生仪学院纪委委员 参观党员警示教育基地,深刻领悟到党纪的严肃性与不容忽视。作为支部书记,更应该贯彻落实党纪要求,加强纪律教育,激发党员同志的责任感,引导他们筑牢思想防线,自觉遵守党纪党规,不断提升党性修养,永葆共产党员本色。——刘晓月 医疗健康信息工程技术研究所研究生第一党支部书记 通过参观拱墅区公职人员警示教育基地,使我深切体会到违纪违法的严重后果。作为一名教师党支部的纪检委员,我深感责任和使命,要不断提高工作本领,深化党纪学习教育,加强支部党风廉政建设,树立良好师德风尚。——田雨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教工党支部纪检委员参观了警示教育基地,给我们每个党员同志都上了一堂生动的反腐倡廉的教育课,看见一个个人民的公仆一步步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令人震撼,发人深省。这也提醒我作为办公室工作人员,在涉及经费使用,重点事项决策等方面,既要把事情做好,又必须严格依法依规。——刘玉娥 生仪学院党政办公室主任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作为一名发展对象,跟随学院参观拱墅区公职人员警示教育基地,鲜明的案例、惨痛的教训,让我深刻感受到接受警示教育的必要性。只有心中有信仰,时刻保持一颗谦逊和自律的心,慎独慎微,脚踏实地,才能让自己行稳致远。——宣佳瑶 生仪学院人事秘书文 江彤玲/图 齐炜

  • 2024-05-08

    浙江大学医疗器械成果转化培训与项目交流会顺利召开 为助推浙江打造生命健康科创高地建设,促进浙江大学医疗器械创新产品的落地与转化,5月7日,浙江大学医疗器械成果转化培训与项目交流会在玉泉校区周亦卿大楼一楼报告厅举行。浙江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吴勇军教授出席并讲话,浙江省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甄辉教授、生仪学院院长张宏教授、浙江省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业务科室领导、生仪学院和滨江研究院智能医疗装备中心相关研究人员参加,会议由生仪学院院长助理许迎科教授主持。吴勇军副院长讲话指出,医疗器械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其研发与成果转化对于推动医疗技术发展、提升人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浙江大学历来高度重视医工交叉融合,着重医疗器械领域的科技创新布局,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成果。生仪学院作为浙江大学医疗器械领域的创新力量代表,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希望借此次交流机会,提升学校医疗器械领域人才培养质量,同时推动加强产学研合作,拓宽医疗器械成果转化的路径。         甄辉院长表示,医疗器械检验工作对于保障公众健康、促进医疗器械产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浙江省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一直致力于为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提供科学、公正、权威的检验服务,同时也积极推动医疗器械的创新研发和成果转化工作。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和医疗需求的日益增长,医疗器械领域的创新成果层出不穷,他希望与浙江大学生仪学院继续巩固良好合作基础,形成互融互促的长期合作机制,推动高水平科研成果的转化。张宏院长在致辞中指出,医疗器械在医疗健康领域发发挥着关键作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医疗器械的创新和发展已成为推动人民生命健康事业向前发展的主要力量。生仪学院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医疗器械研发团队,他们不断探索新技术、新方法,力求在医疗器械领域取得更多突破,已经取得了一大批优质成果。同时,生仪学院也非常重视与产业界的合作与交流,通过产学研合作、技术转移等方式,推动医疗器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浙江省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业务管理部叶岳顺主任介绍了浙江省医疗器械创新联盟基本情况。 甄辉院长围绕专利成果转化与医疗器械注册生产进行《医疗器械上市流程与关注要点》的主题培训,从医疗器械相关法规规章、医疗器械创新转化上市流程、医疗器械注册上市重点环节、创新医疗器械支持性政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介绍,并回答了现场研究人员关于创新产品注册申请需求及政策法规的问题。《新一代体表病灶高速多模态光声成像设备》等六个项目进行了汇报交流,并接受了专家指导。生仪学院院长助理许迎科对浙江省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的莅临指导表示衷心感谢,生仪学院将进一步积极与浙江省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和进步。 

  • 2024-04-30

    4月30日上午,深圳大学原副校长陈思平教授带领医学部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院长陈昕一行来访生仪学院。院长张宏、党委书记项品辉、副院长周泓、林辉以及学院系所中心代表参加了座谈交流。深圳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创立于2006年,2015年成立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近年来,深圳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发展迅速,先后建立了深圳市生物医学工程重点实验室、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广东省生物医学信息检测与超声成像重点实验室、医学超声关键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实验室,并获批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会上,张宏院长首先代表生仪学院向深圳大学一行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并对深圳大学和校友们对生仪学院发展的积极支持和回馈表示由衷感谢。他指出,深圳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在陈思平教授的带领下建立了高水平的学术创新团队,发展日新月异。深圳大学所展现出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精神风貌值得我们学习,希望双方能进一步加强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领域的交流合作。陈思平教授表示,作为校友一直十分关心母校,对母校发展取得的成就感到高兴和自豪。深圳大学虽然建校时间较短,但得益于母校的支持与帮助而迅速发展。此次重返母校,希望深入交流双方在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方面的工作举措,共同推动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建设水平再上新台阶。座谈会上,双方就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校企合作和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会后,深圳大学一行参观了学院重点实验室和创客空间,进一步了解了生仪学院在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情况。此次会议不仅增进了生仪学院与深圳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的相互了解,搭建了良好的沟通渠道,为双方未来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为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

  • 2024-04-29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推进党建与业务互融互促,4月26日下午,浙江大学生仪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教工党支部联合浙江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功能型党支部前往良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和红色实践活动。生医所教工党支部纪检委员田雨同志带领大家系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他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发展历程,带领党员们逐章逐句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参会党员们就如何学习好、贯彻好、执行好《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进行了交流。浙江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支部书记夏顺仁同志带领大家学习了“新质生产力”相关的内容,提出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在“新质生产力”中可以发挥的重要作用。他从组织建设、学术品牌活动、产学研合作、继续教育以及未来发展等方面介绍了浙江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的基本情况;生医所教工支部书记刘清君同志也对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的教学、科研以及人才培养等进行详细介绍。双方就党纪学习、新质生产力以及未来双方潜在的合作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       参会党员们前往杭州国家版本馆进行学习。杭州国家版本馆是承担以版本收藏、保护为主要任务的中华版本保藏“一总三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异地灾备库、江南特色版本库、华东地区版本资源集聚中心。通过了解各种版本的历史变迁,尤其是参观新中国成立后的一系列展品,党员同志们充分体会到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物质、文化、精神各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通过本次支部联合学习和实地参观,与会党员们对党的纪律要求、新质生产力有了更深刻的体悟,对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有了新的认识,有助于党员同志进一步提高党性修养、坚定文化自信。本次活动与浙江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进行了深入交流,为未来双方的深入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文、图 万浩

  • 2024-04-29

    4月22日,广东省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所干部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班在浙江大学生仪学院顺利开班。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方维、广东省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所所长刘国光、浙江大学生仪学院院长张宏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生仪学院周泓副院长主持开班仪式,张宏院长致欢迎辞,方维副局长做开班动员讲话。张宏院长首先对广东省药监局和广东省医械所领导干部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就浙江大学的历史文化、发展状况和生仪学院的基本情况等方面做了简要介绍。他表示,生仪学院继续教育中心作为承办单位,将全力做好教学组织和服务保障工作,确保各项教学活动安全有序开展,并预祝此次培训圆满成功。方维副局长为此次培训做了语重心长的动员讲话。他指出,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明确任务、把握重点;要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同时强调了培训纪律要求。共69名学员参加了此次培训。生仪学院继教中心为此做了精心准备,邀请行业内专家教授进行授课,安排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公职人员刑事法律风险防范”“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与中国周边形势”“医疗器械技术创新发展与医工融合”“优秀管理者的思维方式”“人工智能驱动下的思维变革与创新”等理论课程学习,同时还安排了吴山清风廉洁文化教育基地、浙江大学校史馆和科技创新馆等实践教学课程。通过培训学习,学员们进一步开阔了视野,更新了知识体系,切实提高了党性修养和综合能力,为更好服务医疗器械监管、服务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培训咨询:浙江大学生仪学院继续教育中心 0571-87951086

  • 2024-04-27

    为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强化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引导导师自觉做研究生成长成才的责任人、引路人和知心人,持续探索构建和谐导学关系,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生仪学院经双代会充分征求广大教师意见后,于2024年正式启动实施研究生导学关系优化工程。本场活动是学院导学关系优化工程系列之导师工作坊的第二期专题活动。4月24日,学院邀请了浙大二院精神科主任医师陈巧珍,在周亦卿科技大楼二楼会议室作“研究生常见心理困惑和导学对策”专题讲座。学院党委书记项品辉、副院长周泓、全体德育导师、青年教师和班级心理委员们一起参加,本场工作坊由学院副书记杨扬主持。    陈巧珍医生从心理治疗医生和研究生导师两个角色角度出发,结合工作实际,生动详尽讲解了研究生在学术和生活中面临的心理困惑以及相应防控对策。她指出,研究生心理问题的普遍性与流行病学证据密切相关,抑郁、焦虑和睡眠障碍等在研究生群体中具有一定高发性,当前学生心理问题的防控已经上升至国家人才培养的战略高度。她详细阐述了不同导学模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如典型的专制型、民主型、放任型以及依赖型关系模式等。她特别指出一种健康的导学关系可以显著降低学生的心理压力,能积极促进其学术和个人成长。她还强调,优秀导学关系建立需要师生彼此共同努力,不仅在初始阶段需要“擦亮眼睛,选择意中人”,明晰师生责权目标,更需要在培养过程中用心营造积极赋能的心理生态系统,双向奔赴,在爱与包容中教学相长,合作共赢。  专题讲座讨论交流环节,与会师生纷纷提出实际遇到的导学关系问题,开展热烈深度讨论。陈巧珍医师耐心地与每位师生沟通,为导师和学生带来全新视角,以及个性化解决方案和策略。图、文:黄霄

  • 2024-04-25

    浙江大学生仪学院医工沙龙临床医生讲座系列第10期暨第190期青年学术沙龙,于2024年4月24日下午在周亦卿科技大楼二楼会议室如期举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放射治疗科主任医师孙晓南博士作“放射治疗技术发展和未来”专题报告。生仪学院副院长林辉主持活动。 “医工沙龙临床医生系列讲座”是在学院延续10年品牌活动“青年学术沙龙”原有平台基础上,结合学科特色推出的品牌升级活动。这既是学院传承 “要多尝试学科交叉研究”红色基因的一次创新实践,亦是学院落实“实践交叉创新”育人理念,推动“医工信”交叉创新人才培养学科思政建设的亮点特色。此系列沙龙整合临床导师育人师资,全方位加强“医工信”一体化协同发展,激励广大师生深入了解临床现状及实际需求,驱动科研创新成果转化。孙晓南,肿瘤学博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放射治疗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担任中华医学会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放射生物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一届脑转移瘤学组副组长等10多个学术职位。擅长于各种恶性肿瘤放射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及同步放化疗,精通头颈、胸腹及盆腔恶性肿瘤的适形(CRT)、调强(IMRT)和立体定向放射(SBRT)等放疗技术。本次沙龙,孙晓南医师首先从放疗这一概念展开介绍,解释了其定义、流程、发展历史以及放疗科医护人员组成与职责,着重介绍了3D-CRT、IMRT、VMAT、TOMO、γ-刀、X-刀以及使用高能物理射线如质子射线杀灭癌细胞等放疗前沿技术,以及多组学可视化与精准医疗等内容。结合医疗实际,介绍医工信交叉在放疗治疗初步探索成果,同时提出了未来放疗面临的挑战:如何提高靶区勾画精度、优化剂量分布、个体化治疗让放疗更精准;如何优化联合治疗方案使最大化放疗与药物的协同作用;如何构建大数据随诊体系等。在沙龙交流讨论环节,参与活动师生们结合自己研究纷纷提出相关问题,并对质子治疗技术、肿瘤细胞高能量下消融产生细胞因子产生免疫风暴、国产重离子治癌技术、质子射线Bragg峰分布、射线诊断和治疗的能量级差异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针对这些问题,孙晓南医师分享了自己实践经验,也提出临床亟待解决问题。图、文:林宸屹

  • 2024-04-17

    2024年4月16日下午,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党纪学习教育动员会在玉泉校区周亦卿楼五楼报告厅召开。学院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全体党支部书记、党支部纪检委员及专兼职辅导员参加了本次会议。   学院党委书记项品辉传达了校党委党纪学习教育动员会精神。他指出,要通过原原本本学、联系实际学、专题深入学, 引导师生党员搞清楚党的纪律规矩是什么,弄明白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要准确领会中央精神,一体推进学习教育,务求取得实际成效。会议部署了学院党纪学习教育工作,设立“学知合一”“明守相辅”两个学习专题,通过支部集体共享学、编制党纪警示案例集、签署党员明纪守纪责任书、举办“廉心向党”微党课大赛等,系统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入脑入心,外化于行。项品辉书记带领与会党员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系统梳理了条例框架,认真领会“六项纪律”的主旨要义和规定要求,不断深化对《条例》的理解,他要求党支部书记在学深学透学到位的基础上带领支部党员逐章逐句学习《条例》内容,引领支部党员学懂弄通、知行合一,使党纪学习教育成为促进学院中心工作的有效举措。  文 楼震宇/图 齐炜

  • 2024-01-19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主题教育开展,深刻认识“八八战略”引领浙江实现伟大变革的全局意义和时代价值,1月15日下午,生仪学院机关和实验室党支部组织党员前往浙江展览馆参观“大道之行——‘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大型主题展览”,深刻领会“八八战略”的丰富内涵与时代价值,深切感受“八八战略”历久弥新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八八战路”是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针对浙江面临的突出矛盾问题,在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和系统思考谋划后,为浙江量身定制的省域发展全面规划和顶层设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萌发与实践的集中体现,是习近平总书记留给浙江的宝贵财富。支部党员认真参观了综合展区的“伟大擎画”“精彩蝶变”“勇立潮头”等三大篇章,以及“共谱华章”地方展区,全面了解在“八八战略”指引下,之江大地实现全方位、系统性、深层次的精彩蝶变,深刻感受浙江人民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精神风貌。在本次展览中,党员们兴奋地看到了一张熟悉的照片。这是2007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访浙江大学,到周亦卿大楼参观“大鼠机器人”演示实验时,与我院研究生交流的场景照片。这些年来,生仪学院师生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大学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谨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本学科提出的“多尝试学科交叉研究”的谆谆教诲,认真贯彻落实“八八战略”,立足浙江、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稳步高质推进学科发展,服务国家战略,在深空深海探索领域中做出贡献,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创新拔尖人才培养上努力践行立德树人。通过此次参观学习,支部党员们感悟到“八八战略”蕴含的真理伟力,更加发自内心地认同、拥护、践行“八八战略”,并表示要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为契机,站在“八八战路”实施20周年的新起点上,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道路奋勇前进,把主题教育学习成果转化为勇立潮头的实际行动,落实岗位建功,勇于担当作为,为以“两个先行”打造“重要窗口”、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 文 应仰威/图 齐炜

  • 2023-12-27

    我院程晨博士(指导教师刘清君教授)的学位论文被评为2022年浙江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22年浙江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陈泽涛博士(指导教师刘清君教授)的学位论文被评为2022年浙江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22年浙江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祝贺程晨博士、陈泽涛博士!1.基于电化学检测技术的贴皮式与摄入式在体原位传感方法研究学生姓名:程晨导师姓名:刘清君一级学科:生物医学工程论文概述:电化学检测技术的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实时性好,结合对电化学反应中的稳态和暂态过程的相关分析理论,可以构建出电位型和电流型电化学传感器,实现对多种临床生物标志物的定量检测,以辅助诊断和治疗疾病。目前,对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主要通过大型电化学工作站进行,无法脱离实验室环境,本论文针对上述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完备的电化学生物医学在体原位传感方法,以实现对临床上多种生物标志物的在体原位传感检测。根据实际检测需求,本文对多个电路结构单元提出了详细的设计思路,以构建出完整的电化学检测硬件。根据选用电化学技术的不同,本文系统提出了嵌入式软件设计方案,以实现不同的电化学检测方法,如循环伏安法、差分脉冲伏安法、方波脉冲伏安法、计时电流法、开路电压-时间法等。根据该方法所构建的在体原位传感设备体积小巧,集成度高,可适应于多种非医疗环境的应用场景,检测结果接近于传统电化学工作站。在完成检测设备构建后,本文分别具体开发了贴皮式和摄入式在体原位传感系统,以实现对体表和胃肠道环境下的多种生物流体(汗液、唾液、尿液、消化液等)的生物标志物(pH、皮质醇等)的在体原位传感检测,检测结果符合预期,具有较大的实用潜力。2. 生物化学电势调控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及其传感研究学生姓名:陈泽涛导师姓名:刘清君一级学科:生物医学工程论文概述:论文立足于等离子体共振的电势可调控特性,以金纳米颗粒等纳米材料为载体,系统研究了生物化学反应电势对LSPR的调控过程,应用于生物传感检测,并基于等离子体共振的能量转移特性,探索LSPR在感染伤口治疗中的应用。首先,基于电化学氧化还原过程中的电子转移现象,研究了电化学信号对电势扫描LSPR的调控作用,实现对电活性生物小分子的单波长光学检测,该研究对光学传感技术的小型化、便携化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其次,基于生物反应诱导电子转移对等离子体共振的调控,实现对空间电荷密度的检测,为等离子体的生物调控及空间电荷分布的光学检测提供新的策略与平台;最后,基于等离子体共振能量转移理论,构建智能双层敷料,实现LSPR对感染伤口的实时监测及定量干预与治疗,该研究在创伤诊疗一体化,以及慢性感染伤口的护理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总之,论文研究了电化学测试与等离子体共振检测的互相促进增强机制,为光电联合检测提供理论支撑,对光学传感技术的小型化、便携化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为等离子体的生物调控及空间电荷分布的光学检测提供新的策略,更在创伤诊疗一体化等领域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2023年12月27日

  • 2023-12-25

     生仪学院第186期青年学术沙龙暨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系列活动,于2023年12月22日下午如期举行。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胡晨曦博士作“快速、高分辨、定量心脏磁共振”专题报告。胡晨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奥本大学获应用数学硕士学位与电气工程博士学位,2015-19在耶鲁大学放射与医学影像系担任博士后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是磁共振序列、图像重建算法、图像处理算法、以及人工智能方法的开发与应用等。胡晨曦博士介绍了目前心脏成像的主流影像技术以及所面临的挑战,结合自身课题组三大研究方向,包括鲁棒心脏成像、心脏的快速高分辨率成像以及冠脉成像及三维重建,着重讲解RDIR黑血心肌T2加权成像、心律不齐鲁棒三维LGE成像心脏电影成像黑带与血流伪影的抑制,高时空分辨率心脏磁共振定量成像,多层multi mapping技术等方面突破性工作。结合当前本领域技术前沿,讲述了心脏磁共振成像领域的总结与展望。在交流讨论环节,参与活动的师生们围绕胡晨曦博士提到的研究成果,结合自身研究方向,开展了热烈讨论。图:林宸屹文:林宸屹

  • 2023-12-25

     浙江大学生仪学院第185期青年学术沙龙于2023年12月22日下午在周亦卿科技大楼三楼会议室如期举行。浙江大学生仪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忻尚璟作了主题“为微球凝胶支架诱导自体组织修复”专题报告。忻尚璟博士,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硕士研究生,师从Christine Schmidt教授,美国德州农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博士研究生,师从Daniel Alge教授,美国杜克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博士后。长期致力于新型生物材料组织工程支架的研发。忻尚璟研究员先介绍了水凝胶材料及特点,在组织修复、医疗美容、脑部疾病治疗等多领域的临床应用以及市场规模前景,同时分析了传统水凝胶材料用于组织修复的局限性。结合自身研究课题,详细讲解了如何采取微流控等多步工艺制备微球凝胶,塑造可供组织细胞生长的微米级孔径,凸显可注射性、多孔性和模块化性,实现三维结构中可控指导细胞行为等优势,以及在组织工程领域广泛应用前景。介绍了微球凝胶在脑梗患者的介入治疗中应用实例,对中风梗死的血管再生以及行为恢复有极大促进作用。忻尚璟研究员还提到了脑梗患者会产生一个神经可塑性窗口期,在此期间机体释放因子促进修复神经细胞,且在第二次脑梗发生时窗口会重新打开,促进第一个脑梗受损区域的修复,如何延长神经可塑性窗口期从而增加治疗效果为脑梗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也打开了水凝胶在脑梗领域临床应用方向的大门。在最后的问答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针对水凝胶微球制备方法、实验动物行为的比对观察、科研工具的探索优化、以及水凝胶注射时间的限制等一系列问题,师生之间展开了热烈讨论,同学们也收获满满。图:叶为红文:叶为红

官方微信

联系我们

地址:杭州市浙大路38号 浙江大学玉泉校区周亦卿科技大楼

电话:0571-87951086

邮编:310027

Copyright © 2006-2021 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创高软件 管理登录 您是第 1000 位访客